在德州扑克的世界里,策略永远是个“潮流”话题。某种打法一旦被顶尖玩家频繁使用,随后其他人会慢慢模仿,直到这种打法成为常规操作。
大多数人并不真正理解这种打法为何有效,只是单纯认为:“高手能赢,那我照着做也行。”

但这种思维可能导致我们误用打法,结果得不偿失。为了避免这样的陷阱,我们必须更深入地研究这些新打法,弄清它们为什么有效,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才应该使用。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个越来越常见的趋势:小额持续下注。尤其是在被动局里,它的效果往往出乎意料地好。
01、从半池到四分之一池:c-bet的进化
早些年,半池甚至更大的持续下注几乎是标准。后来,三分之一池、四分之一池的尺度逐渐普及。而最近,你可能会发现一些职业选手在干燥牌面上甚至只下五分之一、六分之一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这种小额下注真的靠谱吗?
Snowie(AI教学软件)理论上更推荐半池下注或过牌,因为这样能保持不可被利用的均衡策略。但只要你选择“四分之一池”这样的超小尺度,EV往往更高!
这就说明:在实际对局中,小额持续下注可能比标准打法更盈利。

02、一个经典例子
举个例子,在一桌九人局中,你在UTG+1位置持有A♦10♦,在有效筹码40BB的情况下加注到2BB,除了大盲位跟注,其他人都弃牌。翻牌面K♣10♠7♣,对手过牌。
根据Snowie的平衡策略,此时你最佳的持续下注尺度是半池,EV为2.34BB。但这甚至比过牌的2.51BBEV还低,所以Snowie建议在这种情况下100%选择过牌。
但如果你改用四分之一池的下注尺度,Snowie显示EV提升至2.65BB,并建议100%持续下注。虽然收益更高,但Snowie认为这存在问题:因为如此小额的下注更容易被对手通过加注进行诈唬或薄价值操作,而你的手牌往往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压力。
但在现实中——尤其是被动对局——这种情况几乎不会发生!Snowie的担忧并不适用于你的常见对局环境,所以你应该比Snowie建议的更频繁地使用小额下注。
03、为什么在被动局里,小额c-bet更香?

另一种选择是遵循Snowie的原始建议选择过牌。当Snowie这么做时,它能够用保护性较强的过牌范围对抗一个诈唬和价值频率接近最优的对手。
但在实践中,当你在这种情况下过牌后,面对的现实是:转牌对手往往会下注接近底池甚至更大。
此时你只能勉强跟注,EV仅剩1.02BB。而在河牌再次面对一个底池大小下注时,你只能做出糟糕的选择:弃牌(EV=0)、错误跟注(EV=-1.63BB)、或尝试高风险加注诈唬(EV=-0.14BB)。
结果就是,从翻牌圈开始过牌后,你的每一步决策都变得越来越差,并且错误的代价被指数级放大,极易酿成灾难性失误。
回到实战中,当翻牌圈几乎不存在一个会频繁过牌-加注的对手时,这个转牌和河牌的噩梦就可以通过更频繁地用更小的尺寸进行c-bet来轻松避免,即便这个尺寸并非理论上的最优解。
这种下注几乎总是有利可图:作为诈唬,它能剥夺对手空气牌部分的权益;作为价值下注,它能获得对手弱对子部分的跟注。
即便这些小额下注在理论上并非最优,它们通常仍然是+EV的,而跟注错误则往往是严重-EV的。
此外,这些小额下注还能有效限制对手的范围。面对四分之一池的下注,对手往往会用两对以上的强牌选择加注,从而暴露其强范围。

这为我们在某些彻底改变了坚果牌的公共牌发出时,进行三连发诈唬全下创造了条件。很多玩家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不可能用边缘持牌去冒着锦标赛生命风险做出跟注。
总结
在被动对局中使用小额持续下注,就像是在给自己开启了“简单模式”。当你还无法在复杂场景下做出正确决策时,这是一种安全且高效的策略。同时,你还能通过这种打法去收集信息,从而判断哪些玩家是激进型,哪些玩家是紧弱型。
频繁的小额持续下注能帮助你在翻牌和转牌阶段轻松保持优势,直到你收集到足够的信息,能够在河牌打得更加盈利为止。